我手头有一本书,叫《殷墟卜辞综述》,里面对甲骨的研究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我翻了几遍,也没有寻到夏朝的踪迹。
真有。且听我慢慢往下说。
我手头有一本书,叫《殷墟卜辞综述》,里面对甲骨的研究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我翻了几遍,也没有寻到夏朝的踪迹。
我先看的甲骨刻辞的内容。
甲骨文有一部分是占卜用的,而另一部分是无关占卜的。其中,卜辞分为六类,祭祀、天时、年成、征伐、王事、旬夕。祭祀就是对先祖和自然神的祭祀与求告。天时包括风雨水及天灾等。年成就是收成好坏。征伐就是与方国的战争交涉。王事包括天猎、游止、疾病、生子等。旬夕就是未来几天运气如何。
这本书里还提到了商的年代,
从盘庚开始,分为五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为第一期;祖庚祖甲为第二期;廪辛、康丁为第三期;帝乙、帝辛为第四期。
再说年代,这是我们抱希望的地点,陈梦家先生是这么说的
(1)成汤伐桀到盘庚迁殷的年数——商的积年(2)庚庚迁殷到帝辛亡的年数——殷积年(3)成汤伐桀到帝辛亡的总年数——商殷的积年(4)各王在位的年数现在根据甲骨文,可靠的记载只有(2),而(1)(3)是我们想知道的。而这里也就包括了夏灭亡的时间。根据《左传》《孟子》和《鲁世家》可以推算出西周的积年为257年。另外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那么西周元年就是两者相加的1027年。盘庚迁殷到纣王的总年数,也仅见于《竹书纪年》为273年。这样迁殷的时间为前1300年。那么最后,商的积年就很关键了。那么史书有记载吗?有的。《竹书纪年》中提到了,“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易纬稽览图》也说殷四百九十六年。另外,《孟子》说,由汤到于文王五百有余岁。《左传》鼎迁于商,载祀六百。《谯周古史考》殷凡三十一世六百有余岁。那么谁说的对呢,我们还是采纳600年。这样,公元前1600为商代的开始。
这样说了半天,商灭夏年代也是我们根据史书推测来的。而甲骨文没有涉及。
那么再具体说夏吧。《竹书纪年》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太平御览》自禹至桀十七世。《禹纬稽览图》禹四百三十一年。《帝王世系》自禹至桀并数有穷凡十九王合四百三十二年。这样,1600+432=2032,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为夏的开始。史书有夏的记载,但独独甲骨文不见。
我们再说方国地理。
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迁都。有三段:契至汤八迁,盘庚以前五迁,盘庚以后的迁徙。有前八后五之说。再说殷这种说法。从卜辞记载来看,殷人自始至终都称为商而不自称殷的。在周初的铜器中才称为殷。起先叫衣,后来才定为殷。衣是卜辞中的一个小地名。
再说武丁征伐的方国。
有方、这个方很可疑。卜辞中 多次出现。陈梦家说,方所出之地为曰唐曰榆曰涂,皆在今山西中部和南部。据《左传》昭元大夏、唐是晋唐叔虞的封地,定四称之为夏虚。还有一种说法夏本纪索隐,按世本豕韦,防姓。另外还有土方邛方鬼方亘方羌方等等。我们再说说羌,这是游牧民族。地区在晋南,或太行山区域。在这里,陈梦家说,由于作为牺牲的事实以及羌方地望的推测,羌可能与夏后氏为同姓之族是有关系的。理由有1.夏民族奉禹为始祖,而六国年表序曰禹兴于西羌方。2.夏为姒姓,姒字从以,而以、台古本一字。诗生民谓后稷有台家姓。3.后汉书西羌传有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
再者,汉代的羌尚有披发左衽的习俗,处于原始社会之中,而应该说另外一支,到了夏周时期已进入高级形式,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夏来源于此,来源于羌方。那么,商革夏命,因此,俘虏其子民为奴隶并作为主要的人牲,也是有道理的。有殷代的奴隶中,他们是最低级的。不用耕作,而大部分用于与牛羊同样的祭品。
后面还有很多的之国。如晋南诸国,如周。 卜辞中,只有武丁时代有周的记录。以后不再出现。武丁后,还进行过多次对多方,乙辛时代有人方孟方。
总之,自盘庚以来的殷代,商主要范围在河南;在此以前,偏于山东省。在武丁卜辞中,这些多方与诸国,尤其是与商王国为敌的方国,多在晋南。他们和商王国的王都及田猎区以太行 山为界。在山的东面,有若干个商王国的诸侯。在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上,是夏周两族的发源地。自武丁至文丁,殷的主要敌人就 在这里。这些部族有些过着原始的生活,即以后称为北戎赤狄的。有些则混和不同程度的中原文化,社会进入了高一级的形式。如姜姓的夏,姜氏之戎,羌;芈姓的楚,蛮方,戎蛮子;隗姓的,鬼方,狄;允姓的,猃狁。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网址: http://www.xbxkzzs.cn/zonghexinwen/2022/1221/1921.html
上一篇:西部学刊论文免费查重(期刊网论文查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