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北京急救中心西部急救中心站党支部书记李红岩

来源:西部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辆负压转运车、1辆物资保障车、1名医生、6名司机、2辆警车、6名警察组成了一支转运队,当晚10点半在首都机场接上病人出发。 病魔肆虐,群情不安。 这时候,李红岩已经成为北京急

3辆负压转运车、1辆物资保障车、1名医生、6名司机、2辆警车、6名警察组成了一支转运队,当晚10点半在首都机场接上病人出发。

病魔肆虐,群情不安。

这时候,李红岩已经成为北京急救中心西部急救中心站的党支部书记。他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坚持以站为家,吃住都在办公室,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以便于随时随地应对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2021年3月4日下班路上,李红岩接到电话,说有7名阳性病例需要连夜送回泰州和杭州,组织决定由他带队护送。

疫情不结束,生命转运线就不停歇。今年4月1日,李红岩被抽调到机场疫情防控专班,工作更加复杂,参加调度会、协调人员转运、进行数据汇总、整理航班信息……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时间经常已过凌晨。

经过短暂休息和调整后,3月6日一早,他们便踏上了返京的路程,快马加鞭,通宵达旦,3月7日凌晨4点安全顺利返回北京急救中心。李红岩看看里程表,这才发现,此行往返竟长达3000多公里!

2003年,他参加北京首批非典患者转运,自己也不幸被感染,康复后再次递交请战书;2009年参与到甲流疫情的转运工作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重披“战甲”;2021年千里护送患者返回家乡;2022年4月,他被抽调到机场疫情防控专班,严守国门……这些年,在急救转运这条生命转运线上,李红岩用行动诠释了忠诚、担当、奉献。

战胜过非典的李红岩从来没想到,17年之后,另一个名叫新冠的病魔会来袭。“既然来了,那就再次打赢它!”刻在军人骨子里的是一股永不服输的勇气。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代丽丽

那年,李红岩从部队转业到北京急救中心车管科才一年时间。“什么是军人该有的样子?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 ,危难时刻豁得出去!”李红岩毫不犹豫地报名“敢死队”。

“既然来了,那就再次打赢它!”——李红岩

这到底是什么病?怎么治疗?能不能治愈?当时,人们对这种新出现的传染病一无所知。“什么都不清楚,只听说这病来得很急,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有的人挺了十几天没挺过去,人就没了。那时候去转运非典患者,无异于战场上加入敢死队。”

李红岩立即掉头赶回分中心,抓紧时间安排车辆,准备长途所需各种装备物资,一切谋划妥当之后赶到中心总部集合。

在地坛医院住了20多天,39度高烧就达10多天。身体康复、结束隔离后,他再一次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要求重回转运一线。他在请战书中说:“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我住院了,觉得自己像个逃兵。”

2003年春天,北京出现了第一位非典型肺炎患者,并且在数周内,感染人数持续上升!

经过隔离,3月19日,李红岩又被调到中心确诊病人专项转运组支援一线,跟当年抗击非典一样,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

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承担救治任务的定点医院是主战场,承担病人转运任务的急救车则是最重要的生命转运线。作为北京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急救中心第一时间作出部署,成立转运小组。

流程编辑:u099

李红岩成为了转运小组的第一批成员。3月份时每天新增两三例,到了4月份时,病例一下子上来了。李红岩白天在科里上班,晚上转运确诊病人,每天出车八九趟,工作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就这样连轴转了一个多月,终因过度疲劳,免疫力下降,不幸被感染。

一路风驰电掣,李红岩和另一名司机轮换着开车,谁困了就靠在副驾上眯一会儿。“速度要快,还要降低传染风险!”在路上,李红岩跟泰州市急救中心反复沟通,最终商定由泰州急救中心派车直接在高速路出入口处进行交接。

3月5日中午10点,转运组到达高速泰州出口,跟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急救车安全顺利将1名患者交接。之后,一分钟都不敢耽搁地继续赶路,在连续行驶16个多小时后,安全到达杭州市第一医院,按照要求对人员进行交接和对车辆进行洗消后,已是深夜。

杭州急救中心给他们送来了盒饭。李红岩第一次发现,原来盒饭这么美味,狼吞虎咽地吃完后,“又厚着脸皮跟人家要了一盒”。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网址: http://www.xbxkzzs.cn/zonghexinwen/2022/0615/1840.html

上一篇:突发!中国西部两邻国发生边防军交火事件
下一篇: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下半夜结合拂晓飞

西部学刊投稿 | 西部学刊编辑部| 西部学刊版面费 | 西部学刊论文发表 | 西部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部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