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的全能文化人
尹燕忠
在平阴县安城镇安城村的街巷上,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忙碌的身影,他自筹资金编节目说政策,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他修史志、办村报,用多情的笔触为家乡人民唱赞歌;他走百家门、理百家事,把文明新风播洒到角角落落。他有一个在安城镇乃至全县知晓度颇高的名字:原安城乡文化站站长尹燕林,近两年,他又有了一层特殊的新身份:村居宣传员。
一 、编节目说政策,把党的声音传到千万户
“十九大召开在北京,举国上下齐欢庆。政治局出台新规定,转变作风……”台上演得神采飞扬,台下三、四百名群众看得津津有味,而紧接着台下十几名群众纷纷登台,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则把演出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是安城镇政策理论说唱团在宋庄村演出的感人一幕,而在背后编排、策划、督导节目的总指挥就是尹燕林。
左为尹燕林
干了三十多年的文化站长,尹燕林吹拉弹唱样样在行。退休后,他回到老家安城村居住,当上了村居宣传员。他把群众组织起来,利用农闲和夜间唱歌、跳广场舞、下棋、练书法,让安城村民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去年,在镇宣传办公室的扶助支持下,他挑头组建起了安城镇政策理论说唱团,亲自编创理论说唱节目十余个,带领12名团员开始了他们的政策理论说唱之旅。没有设备,他自己投资2万多元购买了功放机、帕灯、电脑、影碟机;没有排练场地,他把演员分到三处,一组组练,而他则冒着35度的酷暑高温跑了这头跑那头;出村演出没有车辆,他央求儿子、女婿齐上阵,分别开着自己的车送了一趟又一趟。演出场地选在哪里,舞台该怎么布置,服装、道具、灯光、音响都试好了没有?想着这些问题他经常吃不下饭,整宿睡不着觉。为了赶稿子,七十高龄的他经常凌晨3点就起来工作,每天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
目前,他们已在全镇各村巡回演出几十场,场场爆满,反响热烈。他和他的团员们也都成了群众追捧的草根“明星”。
二 、 编史志、办村报,把对家乡的热爱倾注字里行间
干文化站几十年,尹燕林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当地历史文化遗迹了如指掌,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免费的“地接导游”,来安城旅游的人都爱拉上他,他总是不辞劳苦,有求必应。经常进山就是一天,渴 了山泉水,饿了火腿肠。他都满怀热情,毫无怨言。
2012年,他应邀参加镇、村史志的编撰工作,他一趟趟跑到县史志办查资料,深入到村查看现场,并找知情人座谈了解,安城的清安寺、段天的三圣堂、张天的菩萨堂等许多被忽略的遗迹被他考查收入了史志。一年多,他和另外两名老同志整理史志资料16编120多万字。
源远流长的安栾河古文明牵动着尹燕林的情怀,而安城镇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更是拨动着尹燕林的心弦。为了宣传镇村新变化,尹燕林向村里建议,办起了村报《新安城》,编印后,发送到家家户户,内容主要包括上级政策、身边好人好事及健康生活知识等,深受群众欢迎,他写的新闻报道《六年十五万奖出求学好风气》、小品《拔苗记》、音乐快板《姐妹夸咱新农保》等作品都为群众津津乐道。
三、 走百家门、理百家事,把文明新风播洒到角角落落
尹燕林写得一手好字,村里有红白事,乡亲们都爱请他做理事,他经常放下硬笔拿软笔,每年帮群众登帐、写贴上千份。
最近,安城村的小王夫妇和睦,丈夫在外打工,妻子勤俭持家,相互照顾,其乐融融,很难看得出,就在去年夫妻两个刚因一件琐事爆发“战争”,经尹燕林四次调解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作为村里德高望重的文化人,谁家夫妻拌嘴、子女不孝、邻里不和,都会找他去调解。尹燕林给当事人讲法律、说政策,讲美德故事、励志故事,文明的种子随着他的脚步洒遍角角落落。
尹燕林说:“我当这个宣传员,不图名利,只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实实在在地为广大村民们办点儿实事。”最近,他又在和一位村民谋划建立“老年人之家”,利用自己的特长教习琴棋书画,让安城村的老年人过上有品位的晚年生活。尹燕林始终用无私和奉献展现着一名党的宣传员的忠诚与执着。别忘了,他是七十几岁的老人了,但他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网址: http://www.xbxkzzs.cn/zonghexinwen/2020/110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