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中国,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前行。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刊特推出"致敬70年"栏目,回眸70年来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将寻访我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大家巨擘,与读者一起聆听他们与时代同行的足音,见证历史,启迪未来,助力追梦新程。
庄智象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社长、总编辑,现任《外语界》主编,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等职。先后出版《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等著作十余部;在全国学术期刊上发表语言研究、外语教育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编辑出版方面的学术论文80余篇。
1989年10月13至16日,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原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各界代表共50余人参加盛会。时任《外语界》编辑部主任庄智象在这次大会上当选为研究会秘书长,并自2002年起至今担任研究会会长。今年是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成立30周年,可以说,庄智象完整地见证了研究会从筹备、成立到发展、壮大的过程。近日,记者对庄智象会长进行了采访,听他讲述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助推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30年历程。
记者:庄会长,您好!请问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庄智象:改革开放初期,外语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感到,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他们希望能够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使我国外语教学水平能够快速赶上国际发展的步伐。于是,一些外语院校开始创办外语学报/学刊,如原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办了《外国语》和《外语界》,原广州外国语学院(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办了《现代外语》,由原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1957年创办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也于1978复刊。到了1989年,许多高等院校,包括一些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都创办了外语类报刊,既有学术类的,也有普及类的、阅读类的、学习辅导类的,种类繁多、各有所长。
但是,在创办初期,外语学刊在学术规范、文章体例、栏目设置等方面都不尽完善,大家处于各自摸索前行的状态。于是,前面提到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四家学刊,以及黑龙江大学的《外语学刊》、原大连外国语学院(现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英语学习》(现《当代外语研究》)等七八家学刊编辑部商议成立一个专业的学术团体来规范学刊运作、交流办刊经验、提升学刊质量。大家向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季羡林先生汇报了在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下面成立一个二级学会的想法,并获得了季先生的支持,季先生委派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的马克承教授来帮助我们进行筹备工作。
从1989年4月开始,我们多次召开筹备会议,对学会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讨,并取得了一致意见。我们将相关材料上报至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高教司,很快得到了批复,并确定学会正式名称为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同年10月13至16日,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原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50多家学刊的代表到会。
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季羡林教授、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许国璋教授、广东省外国语言学会会长桂诗春教授专门发来了贺信,一些兄弟学会代表也到会祝贺并介绍了经验。大会投票选举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13人,《外国语》编辑部主任刘犁教授当选为第一任会长,《现代外语》主编张达三、《外语学刊》主编钟国华、《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主任张后尘、《教学研究》主编路式成当选为副会长,我被选为秘书长。大家决心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团结一致、协同努力,把研究会办成一个团结、奋进的学术团体,为提高外语学刊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发展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网址: http://www.xbxkzzs.cn/zonghexinwen/2020/0721/371.html
上一篇:第十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
下一篇:党员改进作风措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