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地方红色文化场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来源:西部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3

【作者】:admin
【关键词】:
【摘要】:一、保定红色文化场馆资源现状及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的高契合性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红色文化这一名词概念仍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多数学者有一个基本共识,即:红色文

一、保定红色文化场馆资源现状及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的高契合性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红色文化这一名词概念仍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多数学者有一个基本共识,即:红色文化主要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漫长艰辛的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建立后的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1]通过这一对红色文化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红色文化缔造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脉络看,红色文化产生于近代,形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丰富和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传承与发展。[2]总之,红色文化自身所蕴含的内容恰恰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涉及、讨论的最为重要的内容。

而本文所说的红色文化场馆指的是承载这些红色文化的各级各类纪念馆、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具体而言,保定市囊括了建党初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土地革命时期(高蠡暴动纪念馆)、抗日战争时期(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城南庄革命纪念馆)等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市区及各县承载这些红色文化的纪念馆、博物馆、名人故居数量众多,其中有多处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

综上所述,保定市红色文化场馆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市区及各个下属市县都有分布。除此之外,保定市区还有大量民间的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纪念馆、博物馆,如中国共产党日记博物馆、保定太行博物馆等等。毫无疑问上述这些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场馆资源,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现场教学的开展无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教学内容非常丰富,重点在于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深刻历史必然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的基干课程,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从而使大学生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在价值观层面上真正理解并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从而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全党对历史的学习,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学习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性。他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4]古人云:“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也可见历史对于维系国家民族认同,维护政权安全的重大意义。而上述诸多红色文化场馆所呈现的内容恰恰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及目的是高度契合的。

(五)培养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可以采取复述的方式。复述是学习者在模仿、朗读、听或读一段文字之后,用自己的方式重现其内容的一个创作过程,是学习者在缺少对话者情况下提高口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复述听过或阅读过的材料,也可以在运用原文句式复述材料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学会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在复述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就一些有意义的话题启发学生发表评论,适时培养其思辨能力。

二、红色文化场馆资源有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效果

应该讲每个特定地方的红色文化场馆由于其职责所在,多年来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本地红色文化、文物的搜集整理研究,因此它们对于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非常了解且有一定深度研究的,尤其是掌握着丰富具体的史料信息及其历史细节、故事等,而这些恰恰是身处学校之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所不太了解的。地方红色文化场馆所掌握的这些丰富的史料信息及其历史细节、故事等既有利于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日常教学内容相融合,又有利于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疏离感。例如从空间层面看,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系而言,诸多历史事迹涉及空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对于课上所讨论的这些历史事件而言,发生的地域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既非他们的家乡,又多是他们从来没有去过触摸过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陌生感和疏离感。因此无论是把红色场馆掌握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其负责人或者相关研究人员为载体引入学校纲要课课程的教学过程,亦或是引入当地红色场馆所掌握的相关史料、史实故事,由任课教师经过思考重新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聚焦成几个专题全新呈现出来,都会让身处当地的学生有一种空间上的亲近感,这对于提高课程的日常教学效果是极其有帮助的。

花量:大花月季系列多单花,丰花月季全部为聚花型,其中红帽子、世纪之春单枝花量最多达20朵以上,其次为满堂红、欢笑、仙境单枝花量最多达10朵以上,冷香玫瑰、金马莉花量相对较少。

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场馆名称 所属市县 专题名称1 高蠡暴动纪念馆 高阳县 华北地区我党早期的斗争2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阜平县 第一个模范根据地的建设3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清苑县 人民战争的具体实践4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雄安新区 人民战争的具体实践5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 易县 革命烈士7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唐县 抗日战争中的外国友人8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保定市 青年的救国探索9 中国共产党日记博物馆 保定市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对于现场教学这一概念,学界目前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既定教学目标下,在自然的或者人为的具体环境(一般多为人为的后天环境)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延展及必要补充。根据上述涵义,红色文化场馆现场教学就是指依托红色场馆这一平台,通过展示的大量的红色故事、文物、史实等资源,在这一后天的人为环境中进行教学最后达到既定教学效果的形式。

三、红色文化场馆现场教学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总之,依托保定众多的红色文化场馆,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平台,结合纲要课程的相关内容将各场馆的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设计若干专题以整合教学内容增加学理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很好地提高纲要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真正达到以“红”化人、以“红”育人的教学效果。

根据保定当地红色文化场馆情况,结合纲要课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内化成为几个专题(仅举几个例子):

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天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是非常之高的,几乎是无时不网、无事不网,因此他们一方面可以快速地获得各式各样的信息便于自学提高;但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也极其容易受到网上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涉及到党史、国史方面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例。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5]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它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6]51-52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总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背后不变的政治意图。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纲要课教学面临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挑战,而红色文化场馆现场教学,却能够让学生真实地看到一些历史事件当年的一些实物、以及历史场景的再现,从而引导大学生摆脱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最终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必须指出的是,红色文化场馆的现场教学和单纯的让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听取讲解人员的讲解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意义上而言,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听取讲解人员的讲解很大程度上是走马观花泛泛而听,而现场教学有一个前期准备的过程。在进行现场教学之前,要有一个与场馆方的深入沟通协调的过程,沟通协调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结合纲要课教材的基本内容深度融合红色文化场馆的资源内化成几个专题,由学校的任课教师或与场馆内的相关研究人员合作一起完成对确定的某个专题的深度讲解或深度呈现。红色文化场馆的现场教学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红色场馆资源平台尤其是场景再现使学生逐渐建立起一种历史感,这种历史感是理解历史事件的关键;而场景的再现所达到的现场感则会对学生产生直观的视觉冲击,是其最后建立情感价值形成价值认同的基础。总之,红色文化场馆的现场教学这一具体实践过程体现了“内容—方法—手段—场景”的转换,也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理念,创设校外师资、校内师资、学生交互的教学场景,构建了教与学相长的现场理论教学生态。笔者多次带领学生深入红色文化场馆(如保定市中国共产党日记博物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的经历及学生事后的作业或是学生现场发表在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移动平台上的微评论,都深刻地证明了上述观点。

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闽台方言合唱音乐作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有杨扬的混声合唱《闽南渔歌》《月光暝》等作品,吕泉生的《六月田水》《两只蜻蜓》,同时,还有采用歌仔戏曲调创作的闽南语合唱作品《农村酒歌》等[3]。

然而,尽管红色现场教学具有种种优势,但容易出现碎片化的缺点。因为从本质上看红色文化场馆现场教学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本地区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先进人物等,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及再现。尽管可以结合教材基本内容内化成几个专题,但由于红色文化场馆自身的特点,其现场教学也只能做到力求详尽全面地展现某一个红色的点。身处现场教学环节中的学生,如果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不够,很可能无法真正进入到现场教学所营造重现的历史时空,这样也就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7]解决之道就在于进行现场教学之前,要多与红色文化场馆相关工作人员沟通,根据场馆的具体内容,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内容内化成若干个可以前后连缀在一起的专题,然后加以完善深化,最后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呈现出来。

式中:fprice(X)、fenergy(X)、fweight(X) 分别表示储能设备总价格、一个典型工况周期消耗的总能量、设备总重量;X为储能设备的选型方案; tj ≥ 0 为储能系统及纯电动船整体性能的约束函数。约束函数主要考虑:①最低容量约束;②超级电容荷电状态SOC约束;③最大瞬时功率约束。

四、结论

总之,保定市红色文化场馆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除此之外,保定市区还有大量民间的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纪念馆。这些红色文化场馆掌握的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融合具备高契合性,同时二者在不同的维度上进行深度融合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具体而言不论是将红色文化场馆负责人或者相关研究人员为载体引入学校纲要课课堂教学,或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为学生呈现精神大餐,亦或引入当地红色场馆所掌握的相关史料、史实故事,由任课教师经过思考重新组合深度融入纲要课教材内容体系之中,并以此为基础在日常课堂授课过程中全新呈现出来;尤其是在带领学生走入当地的红色文化场馆进行现场教学,都会极大地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的教学实效,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红色文化场馆社会教育的功能,这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系与红色文化场馆人员及资源等方面的融合,也实现了在校教师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引入新鲜血液,激发校内教师教学活力,打造新思路及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水弟,傅小清,杨艳春.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6).

[2]李永弟,陈建.红色文化探微[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1).

[3]陈阳.新形势下保定红色文化价值功能实现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2013-06-25.

[5]张首吉,杨源新,孙志武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名词术语辞典[M].济南出版社,2000.

[6]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0-07-21.

[7]闫红梅.红色现场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4-0056-03

作者简介:李秋生(1981—),男,河北衡水人,单位为河北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口述史。

(责任编辑:董惠安)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网址: http://www.xbxkzzs.cn/qikandaodu/2020/0513/343.html

上一篇:云南边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以边疆
下一篇:儒家“时中”观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西部学刊投稿 | 西部学刊编辑部| 西部学刊版面费 | 西部学刊论文发表 | 西部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部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